遭遇雾霾天学会科学应对很重要
遭遇雾霾天学会科学应对很重要时值漫长寒冷的冬季,受气温逆转所致的大气环流不畅,以及工业排放、汽车尾气、供暖时燃煤、农业活动如秸秆露天焚烧等诸多难以避免因素的影响,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等省份更容易遭受空气污染,雾霾天时有所见米乐m6,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。
就此,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癌专委会委员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博士生导师刘艳教授友情提示说,一旦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中重度雾霾预报和预警,老人、儿童、孕妇等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,要尽量少出门、少开窗,以免直接接触粉尘而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。同时,居家生活中需尽量采用电能和气态燃料,以减少二氧化碳、氮氧化合物、粉尘的产生;在烹饪过程中要坚持用抽油烟机,使厨房中的污染物快速排出室外。如果在雾霾天、沙尘天突发咳嗽伴有咳痰或气短、发作性喘憋和胸闷胸痛时,均需尽快就医。
现如今,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大气污染已成为公众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和重大环保问题。虽然火山喷发、森林火灾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可对大气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,但更大的污染来源于人类生产交通和生活活动,在这些超过大自然自我净化能力、过量排放的污染物中,作为大气中存在的固体颗粒和液滴的混合物(简称PM),最为人们熟知且非常危险的是PM2.5和PM10。刘艳教授通俗地解释说,前者是指体积小于2.5微米的微小颗粒,大约为头发丝直径的3%,喜好潜伏在雾霾里;后者直径为10微米或更小,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,多在灰尘和烟雾中藏身。
比较起来,PM2.5含有多种重金属,对的危害更严重、更持久。长期暴露于PM2.5污染环境中,可能酿成各种健康隐患,如哮喘、肺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心力衰竭、脑卒中等。在此前的一项大规模调查中,刘艳教授与中山大学高鹏教授团队合作,采集了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及中心型、资源型、森林型、农业型等5类城市冬季供暖期的24小时室外空气样本,发现PM2.5平均浓度超过75微克/立方米,其中91.07%的省级中心城市室外空气样本PM10超过了国家Ⅱ级标准;研究团队同时测定了室外大气细颗粒物携带的砷、铬、镉、镍、钴、铅等6种重金属物质,最后对重金属暴露罹患肺癌的健康风险给出了准确评估。
上述研究结果显示:在冬季长达半年左右的供暖期间,如在室外停留时间半小时,铬和钴所致的癌症概率高于重金属,其中铬占吸入暴露癌症风险的82.92-93.72%,说明高肺癌发病率与高PM2.5浓度有一定关联,这类颗粒物不仅携带了硫氧化合物、氮氧化合物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、多环芳烃和氡气等有害物质M6米乐,还包括了铬、钴、砷等多种重金属,这些都是已知的致癌“黑手”。除了肺癌,肝癌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。刘教授解释说,PM2.5暴露不仅提高了肝癌的发病率,还促进了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。这当中,PM2.5中的重金属成分对肝脏的毒性非常大。
那么,怎样才能有效防范空气污染的侵袭呢?刘艳教授介绍说,当下,随着北方地区大面积、大范围的开栓供热,加上一些城中村和城边村自行取暖时低空排放与无序排放的行为,容易招致局部区域雾霾的卷土重来。针对这一现状,各级政府早已加大了监管力度,制定了应对PM2.5污染的综合性策略,如提升工业排放标准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、减少煤炭消耗等;在交通政策方面,提高燃油标准、推广电动汽车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,以限制碳排放和减轻PM2.5的浓度;通过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,还加深了民众对空气污染的进一步认识,鼓励大家从自我做起,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,尽量不用或少用小火炕、小煤炉、小燃具。
而从个人健康角度,避免与PM2.5打“遭遇战”、改掉不良生活嗜好至关重要。有数据表明,以黑龙江为首的东北地区肺癌发生率、死亡率均居全国高位水平,推测与高浓度PM2.5和相当多的人喜欢吸烟等诱因有关系,这两者既能单打独斗,也可以沆瀣一气,共同致癌。特别是烟草烟雾中挥发出的焦油,里面含有硫化物、氮化物等混合物,还包括铬、镉、砷等在内的I类致癌物。刘艳教授提示说,烟民们若是在雾霾天里“吞云吐雾”,其后果无异于雪上加霜,这就首先要戒除烟瘾。
同时,刘教授还告诫,在雾霾天来袭之时,要尽量少外出,不开窗,停止户外运动,不给粉尘与我们“亲密接触”的机会,如果必须出门的线或更高等级的口罩。这是因为直径小于2.5微米的有害颗粒,可随呼吸深入肺部,甚至进入血液。而雾霾天到室外运动,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,由此吸入的有害物质会成倍增加米乐m6手机版,非但没有从锻炼中获益,反而让身体“很受伤”。此外,从外面回到家里后,一定要及时洗脸、漱口、清洁鼻腔和洗澡,及时清理掉附着在身体表面的脏东西。
中医历来主张“大医治未病”,强调注重养生保健意识。刘艳教授建议,在雾霾天或沙尘天,应格外重视科学饮食,多吃一些有助于润肺化痰的食物,如萝卜、百合、山药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、莲藕、银耳、冰糖雪梨等。与此同时,体弱多病者还要注意多喝水,多摄入豆腐、鱼、瘦肉、鸡蛋、胡萝卜、南瓜等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丰富的时蔬。此外,在日常膳食中,还有一些诸如穿心莲、鱼腥草、亚麻籽、紫苏子等不起眼的草药,其中的维生素C、胡萝卜素、鱼腥草素、脂肪酸和木酚素含量极高,并有显著的抗炎效果,可以帮助机体修复炎症损伤,是雾霾天气中值得推荐的营养食材。
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肿瘤内科副主任、党支部。
兼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、中西医结合学、肿瘤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,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心理协作组常务委员,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、抗肿瘤药物评价专委会委员,中国女医师协会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科技健康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,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专委会黑龙江分会副主委,I HOPE学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,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黑龙江省医学会、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,黑龙江省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黑龙江省医促会乳腺疾病专委会、肿瘤MDT专业委员会、放射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,《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》编委,《实用肿瘤学杂志》特邀审稿专家。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;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;参编CACA指南《神经保护》及《中线(NUT)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》编写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