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98-08980898

M6米乐来看看《经济日报》科技新闻部的实习故事

米乐m6·「中国」官方网站 > 新闻米乐m6 > 行业资讯

  M6米乐来看看《经济日报》科技新闻部的实习故事想做科技记者吗?来看看《经济日报》科技新闻部的实习故事。本篇介绍了两位作者在《经济日报》实习的经历,通篇满满的都是干货,想要学习的同学赶紧来看看!

  我这人做事没赶早过,周围同学都已开始实习时我在做兼职攒实习经费,联系实习单位也比较晚。幸运的是,得益于一位师姐的引介,机缘巧合地来到了经济日报科技新闻部。说巧是有原因的,一是研一给我们上新闻采写课的姜波先生就是原科技部主任,二是科技部已经有位实习生“小戴”是我本班同学戴幼卿,三是遇到了就职该社产经部的同门师兄。不得不感叹新闻学院的人马分布之广。

  经济日报正式创办于1984年,在几家中央级媒体单位中恐怕是“最年轻”的,但在经济领域很有权威,是党中央、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阵地。报头由题写,报社一号楼大厅还有小平读经济日报的巨幅画像。报社位于白纸坊东街,第一次来到报社,看到院子有点小,大门略显寒酸,与我想象中的地位、名气不符,太低调了些。

  实习生出差恐怕不少人觉得是美差米乐m6手机版,其实我就是这么想的。刚到报社有幸被派出差,奉命去天津参加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疆生态行宣传报道活动。出发前我也是认真准备一番,查了一些资料,但参与下来却是走马观花。去调研采访,看什么材料、去哪些地点都是地方提前定好的方案,对方单位为了多展示工作成绩,安排的地点比较多,蜻蜓点水,一路走下来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倒不是很多,又不能照搬材料,也不能做“客里空”,写稿费了周折。

  第二次出差吸取教训, 不能被牵着鼻子走,多问材料没有的但自己需要的问题,多听多记收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,稿子完成的相对顺利。另外,去地方采访调研,深深体会到了中央级媒体单位的平台地位,到哪都是座上宾。但是,记者不能把自己当领导下乡, 应仔细观察多走多看,不能做材料的搬运工,有时候实地观察的时候灵感思路就冒出来了。

  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过:“没有枯燥的科学,只有枯燥的叙述。” 我在写作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,如何把枯燥难懂的科技知识转化成为通俗易懂甚至生动活泼的语言。知易行难,首先不把科技事件搞明白,自己不理解写起来也是稀里糊涂。

  7月份采访国际地球科学遥感大会,除了发一般性的消息,还要针对大会亮点写一篇新知版的通讯稿,遇到了一系列的卫星领域的科技概念,比如高分卫星、水循环观测卫星等,最近又冒出来量子卫星,我看到材料时是崩溃的,回来赶紧学习卫星的基本知识,把卫星轨道的特点、各卫星家族的特点搞清楚,才凑出稿子雏形。自己不懂,提问时问不到点子上,把握不住重点,真是很可笑的。

  采访前做好功课很重要。我现在的思路首先是 从新闻背景入手,从背景中挖掘事件的价值和意义。其次是多贴近实际联系生活,其实多数科技知识都和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, 从生活角度切入,读者容易理解。还有就是要用好数据,无关紧要的数据放弃,关键数据做好解读。

  为了保证准确性科学性,一定要请专家把关审稿。在实习期间,关于遥感卫星的文章需要联系采访一位院士,该院士一直在忙一个国际会议,便委托自己的学生回复我的问题,我根据这学生提供的材料写了一篇,但是想着院士还在开会(此会为期一周)没空理我,自己忽略了送审把关,若干天后见报院士打来电话表示不满,好在问题只是一般性小问题,不过科学家的态度是最严谨的。科技概念、科学原理、科技事实,以及数字运用、程度表述、意义评价等都必须准确无误,与科技事实相符。

  一般性新闻也要讲究准确性,我想起时引起争议的陈道明给记者改稿的事件,其实 请采访对象核实确认是个必要环节,记者在进行材料取舍的时候,由于不是专业人士很容易断章取义以偏概全,这就是微观真实和整体真实的问题,发稿前请采访对象核实把关很重要。新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,我现在最大的感触是做好新闻记者,除了掌握基本的新闻理论,还要看个人的知识储备,功夫在新闻学外。我是坚决反对新闻无学论的。要正视自己的专业特点,不但要扬长还不能讳短。囤里有粮心不慌,我的囤里余粮不多,没啥说的赶紧补仓。

  从出宿舍出发到陶然亭站,出站、刷卡进门、到收发室拿报纸,9:45左右,我已经坐在办公室看报纸,看完报纸就是自由时间。这样开始的一天意味着——没会跑、没采访、没稿写,更不会有出差,跟在宿舍宅的区别就是多看份报纸。

  理想的实习上班应该是跑会、参加展览或做采访,在会上或结束后马上出消息稿,然后回去整理材料,过几天再根据版面安排出一篇通讯。 这样的节奏没有我想象中快,但对专业和严谨的要求比我想象中高。

  我原本对科技报道是不感兴趣的,总感觉“硬邦邦”的,高大上但不贴近生活,但这次实习改变了我的想法。科技报道涉及科技新知识普及、科技成果转化、科技企业发展的难点与经验、地域科技产业发展新成就和新动态、“互联网+科技”现状与趋势等,这些内容与当下大热的“互联网+”创业、科技驱动发展、产业升级转型、生活方式变迁都息息相关。

  在《经济日报》科技新闻部实习,比较难的是写通讯。 一是我达不到科技报道对于科技专业知识的要求;二是科技报道对于细节核实,尤其是对数据和专业术语的表述要非常严谨;三是通讯大稿(2500-3000字)篇幅长,对行文的逻辑性、文章的可读性要求比较高。

  做科技报道不仅要对科技知识“在行”,还要表达通俗易懂、接地气。比如,“自主化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”首次启用,写标题的时候不能写这么长、这么拗口,而是写“国内首条全自动地铁明年开通”。“铝燃料电池的比能量(WH/kg)是锂电池的6.67倍”,“比能量”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陌生概念,应该直接化用其定义介绍——“相同质量的铝燃料电池,放电产生的能量是锂电池的6.67倍。”

  6月到7月初,南方连续降雨,与“西南涡”有关,我们想做个科普。台风“尼伯特”登陆前,我到中国气象局采访首席天气预报员,问“最近南方降雨是否与 西南冷涡 有关?”采访前我到气象局网站查过材料,但对方的反应让我始料未及,“西南冷涡?没听说过……你说的是 西南涡 吧。”冷涡、低涡、西南涡、西南冷涡这些词立马在我脑袋里打转,我只能顺势先问“西南涡”。

  回去查了才知道,西南涡是低空形成的,能直接带来降雨,而西南冷涡是在高空形成的,与降水没有直接关系。所以, 在做科技报道的时候,事先查专业名词最好把易混淆的专业名词都一起查了,可以加深理解,还能防止混淆出错。

  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,再追求生动活泼。部门老师的一篇关于月球车的科普报道《玉兔不死,它只是酣然睡去》令我印象深刻米乐m6手机版,科普性的科技报道就要这样做啊!

  “Hi!这次是真的晚安咯!还有好多问题想知道答案……但我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!”这种萌萌的语气,开头就让人喜欢上这只兔子了,比用精确数据描述月球车更吸引人。

  “它要当好一名摄影师……它要当好一名探宝师……它要当好一名分析师……科普网红明星……它会卖萌它擅外交……它玩众筹……”、“作为一个网红, 月球车玉兔 拥有60多万微博粉丝,是一只之上情商双高、才起人气兼备的魅力萌宠”。对月球车的各种功能介绍逻辑清晰,虽然语言较为网络化,但对月球车的特征概括特别到位,活泼中依然坚守科技报道的专业、严谨。

  这完全不像是科技报道,倒像是童话故事,配上应景的图说,在第三人称活泼轻松的介绍中,在玉兔一边卖萌、一边娓娓道来的自述中,让读者全方位了解了月球车,甚至爱上它,不舍其离去。这样生动活泼的科技报道让人眼前一亮。

  在科技报道中,真实性原则、准确性原则、核实原则在新闻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。但课堂上老师强调再多,也不如实际操作中犯错来得印象深刻。

  我在写稿中出现过“中国经济进入冰河期”的表述,老师问我“这是谁说的?”,“与会的演讲嘉宾XXX说的”。“作为党媒,这种言论一出来,就代表官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判断,判断错误的话,后果很严重。 即使是演讲嘉宾说的,也得考证对错,适合与否,不能拿来就用。 ”核实不仅要“言有出处”,还要“准确无误”,还得考虑编辑立场。

  改稿比写稿更令人头疼,但又必须把自己当成最严苛的读者,不放过稿子中的每一处错误,这对我来说挺难的。我就在细节上出过错,因为核实不仔细,多次出现的人名前后不一致,看起来像是不同的两个人。上版之后,总编室的一位主任发现了,老师打电话问我是否同一个人。这样的失误,别人把关要不是心细严谨不一定能发现。 同一篇稿子在记者和编辑眼中可能有不同版本的理解,都很合理,但事实只有一种,我们要的是事实不是“合理解释”。

  纸媒的严谨不仅在事实和细节核实上,由于报纸版面有限,在稿件和材料的选择上尤其挑剔。 这种“挑剔”也只有在反复的写稿、改稿中才能学会,而后采访质量和稿子质量才能得到提升。

  有时虽然采访的材料很多,但写稿时取舍困难,写得又长又平,文似看山不喜平,当然还得大改稿。 老师们经常说“采访的时候要多 吃肉 ,多收集素材,但是写稿的时候选择素材要 挑剔 米乐m6手机版,该删的不要手软。描述某科技创业公司的产品,你不能写得太硬、太泛或太专业化,可以从应用场景的特写展开;体现某项技术成果的价值可以从前后技术对比、创造多少经济价值、节约多少百分比的成本等具体数据来写;表现科技公司竞争力可以从市场份额比例、专利数量等来写。”这些经验只有自己在写稿和改稿中不断琢磨,才能真正为我所用。

  这份实习让我感受到了记者岗位的自由和纸媒的专业、严谨,重新认识了科技报道,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。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在于科学研发、科研成果,练内功才能筑壁垒。新闻从业者也是如此,要练内功——积累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新闻业务经验,才能筑壁垒——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内容。